日常生活中,大家或许并不觉得“安慰”是一种需要培养的能力,也压根不觉得这是个多重要的事情,其实它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关系质量。好的安慰能大大减轻人们的焦虑、压力和孤独,还能释放内啡肽和血清素,让人感受到幸福。
在生活中,四种最为常见的无效安慰是:
1、说教式安慰:“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”,“我早就说过,你不应该……”。
2、比惨式安慰:用自己更大的烦恼来安慰对方,聊着聊着,就把被安慰的焦点不知不觉转移到了自己身上。
3、补刀型安慰:否定对方情绪合理性,“知足常乐,不要想太多啦”,“没什么需要委屈的,你已经很幸福了”,“你就是太敏感”。
4、解题型安慰:“因为你……所以你……然后你……”,“现在应该,第一……第二……第三……”,“按照上面的办法,对你的帮助最大”。
在听了以上四种“安慰”之后,被安慰的人往往是这种感觉:“谢谢,听你安慰完,我难受多了。”
安慰他人不仅仅需要简单的付出时间与心力,还需要一些方式和技巧去真正让对方感到爱和支持,那么,安慰他人的正确打开方式是怎样的呢?
第一步,看见对方的情绪,表达乐意倾听的意愿。要看到并辨别对方此时的情绪,通过“跟我说说吧”让对方知道,你愿意倾听和陪伴;假如对方不愿意说,也请不要逼问。
第二步,不加评判的回应,引导对方充分表达。认真倾听,多肯定对方的情绪“如果是我,我也会……的”,表示充分理解“我超级懂这种感觉”,以感同身受的同理心,站在对方的角度,保持眼神的关切和及时的回应,可通过询问细节“是这样呀,然后呢?”引导对方说下去,找到情绪出口。
第三步,适当的肢体接触,促进温暖的情感联结。可以根据与对方的关系程度,在安慰过程中握着对方的手,拍拍肩膀或是直接来一个抱抱。大量心理研究发现,拥抱可以促进我们分泌后叶催产素,让我们更加冷静和放松,降低压力水平,促进个体与他人的信任和情感联结。
第四步,辅之以实际行动,传递帮助的意愿。可以直接询问“我需要怎么做才能帮助你”,也可以在对方难过时递上纸巾,倒一杯热水,或是扒开一个橘子。当不知道怎样具体帮助时,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,也能够传递帮助的意愿,让对方更有力量。
能被好好安慰到,和能好好安慰别人,都是件幸运的事。我们衷心希望,无论是在遥远的未来还是此时此刻,我们的付出都能被珍惜和感受,愿你拥有逆境中安慰他人的能力,也祝你在艰难时刻收获想要的爱与关心。
F东南心研所